一、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1.“体育能培养意志”是每个人都赞同的正题
无论是什么人,当谈论到体育的作用和功能时,都会在体育锻炼身体的基本功能外很流畅地加上一个“体育还可以增强意志品质”的说法,说明体育在这方面的功能是世人公认的,使人们都都赞同的。正因为如此,历代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中都无一例外地把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以及相近的毅力、意志力、竞争、拼搏精神等)列为了体育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至今,我们听到过反对把增强体质列为体育教学目标的声音,听到过质疑“三基(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目标的说法,听说过对“心理健康”目标的各种质疑,但却唯独没有听说有人反对把“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列为体育目标,无论是列为体育课程目标,还是列为体育教学目标都没有人反对过。因此,“体育培养意志”是几乎每个人都赞同的,它是个正题。
2.体育教学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一个是个难题
体育教师在一次又一次地承诺要培养意志,《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课程标准》在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要求要培养意志,但“体育培养意志”仍旧然是一笔糊涂账,各种“体育培养意志”的研究仍旧在原地打转转,体育教学中的“培养意志”仍然是一个“能培养就培养”、“培养没培养心里没数”、“那就培养多少算多少”、“培养不成下次再说”以及“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的纯自然状态,是一个至今令每个体育教师都想说但说不清,都倍感困惑的大难题。
二、体育培养意志品质的途径
1.意志就是座右铭
意志是什么?不用查字典,都可判断出它有许多的不同解释。在此,我们也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去把那些从不同角度解释的意志概念都拿出来晒一晒,因为无论怎样地变换说法,意志是“人在困难情境下能继续坚持和努力的动力”这个基本内涵一点都不会变。但,光知道这个内涵也仍然于事无补,因为“人因为什么继续坚持和努力”还是个说不清楚的事。
日本的藤裕先生曾经的一个研究很有启发,也很简单。佐藤认为:“意志其实就是座右铭”。这个结论看似过于简单,但仔细想想很有道理。试想一个人在困难的情况下是否坚持努力靠什么,最显像就是靠自我的激励(即便是有他人的激励,也必须得到自己的认可),自我激励也就是自我暗示,就是“自己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2.“意志就是座右铭”给体育教育和教学的启示
“意志就是座右铭”这样一个可能看起来并不怎么学术化、不怎么符合学术语境的假说,还是给了我们很多解释意志行为和毅力成因的启示,笔者认为这启示有如下诸点:
(1)无论意志品质的成因和心理内部构造有多复杂,最终体现在决定性的瞬间,其表象往往就是关键性的心理暗示,也就是一句话,一句很像座右铭式的话。
(2)这个心理暗示(座右铭式一句话)的往往指向不同的方向,使得人的意志和毅力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就是同样方向的心理暗示(座右铭式一句话)由于内容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强度,它们对人的意志和毅力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4)这个心理暗示(座右铭式一句话)的出现虽具有某种偶然性,但与人的认识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学生们通过教育,是可以形成一个正确的、习惯性的、具有稳定性的认识,换句话说,这个认识是可以通过教育形成的。
三.“意志就是座右铭”为体育教学培养意志品质提供了教材和方法
“意志就是座右铭”这样一个思路,我们不论它在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学术意义如何,但它们为体育教学培养意志品质提供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和具体可行的方法是确定的。这个内容和方法的思路和逻辑就是:
教师要利用那些学生会遇到明显困难的教育情境,通过不断地对学生如何面对困难的教育,以形成学生对待困难时的稳定的认识和态度,而这个稳定的认识和态度的具体形式就是座右铭式的一句话(信条),并创设有利于学生意志形成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相关的良好品质。
我们看到这个教育方法中有四个重要的要素,即“学生会遇到明显困难的教育情境”、“不断地对学生如何面对困难的教育”、“形成学生对待困难时的稳定认识和态度,即形成座右铭式的一句话”、“创设有利于学生意志形成的环境”,这也是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四个主要工作,下面予以简要论述。
1.创设学生遇到明显困难的情境
体育运动和学习在本质上是通过挑战来享受成就乐趣的文化,因此在体育运动与体育学习中有着许多的困难事,这些就是进行意志品质的教材,也是体育能培养意志的机理所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把这些教材提炼出来,创设起来,进行必要的教材化的组织,以便进行教育。
2. 不断地对学生如何面对困难的教育
体育学习中的“困难事”可谓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但最好的教育时机也会瞬间而逝,体育教师如果总是放过这些教育机会,那么体育能培养学生意志就是一句空话。体育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这种教育呢?其实广大体育教师在这方面多有总结。
3. 要逐步形成每个人头脑中的“意志座右铭”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各种教育方法,基层的体育教师们都在采用,但是似乎还是效果不佳,为什么我们采用了那么多诸如鼓励、表扬、感动、榜样、集体、纪律、批评乃至惩罚的方法,依然好像意志品质的培养却仍然不能在每个同学身上奏效,而且有时甚至根本无效呢?是我们的方法错了吗?是上述的教育方法本身无效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意志品质是一个反映着一个人复杂的成长背景和价值判断的行为,虽然表现出的行为都是坚持不懈,但其背后的心理活动和动力来源却各不相同,因此,上述方法有的对这个学生有用,有的对那个学生有用,相反可能都没用,这也就是培养意志品质的难点所在。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关键是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
尽管培养意志很需要“对症下药”,但这不意味着学生之间完全没有共同认可的“意志座右铭”的存在,因为学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还是存在的,如果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年龄、知识基础、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家庭经济状况都相差不多的时候,这种共同认同的“意志座右铭”还是可以形成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做好事先的准备。准备出高质量的,也就是能够激励学生向上的,能打动人心的那些“意志信条”,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最大效度地影响他们的良好的意志行为。
体育教师要根据对学生普遍情况的了解,事先准备好一些有效度的“意志信条”,以便在合适的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实施教育,这就是体育教学中意志培养的“备课”。但是这些“意志信条”也是有各种意义的,强度和效度也各有不同。
4.创设有利于形成意志品质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体育课中意志培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条件,需要氛围,需要环境、需要集体的力量。
四.小结
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确是一个难题,体育培养学生意志这个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意志的学生头脑中事情,它还与许多复杂的因素和背景有关。意志形成与培养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晰,似乎能培养学生意志的方法很多,但是否真正有效?哪个方法对哪个学生更有效却很不清楚。但无论如何,学生的意志是来自自身的信念的动力,而这个信念表现为“自己对自己的一句话”,这句话在一个人的心中稳定了,成为了“座右铭”,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同样的困难时就用这个“座右铭”来激励自己,从而战胜困难,显出坚强的意志品质,这应该就是本文所提供的“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意志品质”的一个不尽成熟的思路吧。 (爱游戏体育app赞助意甲 姚传坤)